日本在华六大明星企业纷纷溃败,它们都是谁?
最近几年日本经济很不景气,十余年来GDP几无增长,如今更是直接推行负利率政策,可以说是开了亚洲先河然而安倍晋三的三支箭并没有将日本经济扭转乾坤,失业率居高不下,老龄化问题日益严峻,如今就连曾经在中国不可一世的六大日本明星级企业都纷纷衰败,下面让我们看看这六家企业分别是谁?
第一名:夏普。夏普公司是一家日本的电器及电子公司,于1912年由创始人早川德次创立,总公司设于日本大阪。夏普公司自创业以来,开展的业务从收音机、太阳能电池、再到液晶显示器,夏普相继推出了多个“日本首次”、“世界首次”的产品。目前,夏普现已在世界26个国家,64个地区开展业务,是一个大型的综合性电子信息公司。2016年3月30日下午,鸿海在台湾证券交易所召开记者会,宣布将投资2888亿日元收购夏普普通股,持有66%的股权;与此同时,还将斥资999.999亿日元购买夏普特别股,共计砸3888亿日元(约合224.7亿人民币)取得夏普过半股权。2016年8月11日有关部门已经批准了公司对夏普的收购交易。这一进展为富士康全面完成38亿美元收购夏普铺平了道路。
第二名:尼康。尼康(Nikon),是日本的一家著名相机制造商,成立于1917年,当时名为日本光学工业株式会社。1988年该公司依托其照相机品牌,更名为尼康株式会社。“尼康”的名称,从1946年开始使用,是“日本光学”日文读音的罗马字母缩写,并且融合了德文中蔡司照相机ZeissIkon中kon的写法。尼康其众多的相机产品中,最主要的有尼克尔相机镜头、尼康水下照相机、尼康F系列的135胶卷单反相机、还有尼康D系列的数码单反相机,消费性数码相机Coolpix系列。尼康也是分步重复半导体生产设备的制造商。公司还生产护目镜,眼科检查设备,双筒望远镜,显微镜,勘测器材。
第三名:东芝。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公司创立于1875年7月,原名东京芝浦电气株式会社,1939年由东京电气株式会社和芝浦制作所合并而成,业务领域包括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社会基础设备、家电等。20世纪80年代以来,东芝从一个以家用电器、重型电机为主体的企业,转变为包括通讯、电子在内的综合电子电器企业。进入90年代,东芝在数字技术、移动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等领域取得了飞速发展,成功从家电行业的巨人转变为IT行业的先锋。
第四名:索尼。索尼是日本一家全球知名的大型综合性跨国企业集团。索尼是世界视听、电子游戏、通讯产品和信息技术等领域的先导者,是世界最早便携式数码产品的开创者,是世界最大的电子产品制造商之一、世界电子游戏业三大巨头之一、美国好莱坞六大电影公司之一。
第五名:三菱。三菱集团是由原先日本三菱财阀解体后的公司共同组成的一个松散的实体,Mitsubishi这个名字中的mitsu表示“三”,而bishi表示“菱角”。第一家三菱企业是岩崎弥太郎于1870年接手日本官方经营的长崎造船厂,1873年造船厂更名为三菱商会。接着三菱开始涉足采矿、造船、银行、保险、仓储和贸易,随后又经营纸、钢铁、玻璃、电气设备、飞机、石油和房地产。现在三菱已建立起一系列的企业,在日本工业现代化的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2016年6月1日上午,三位在二战期间被强掳到日本的中国幸存劳工代表在北京与三菱综合材料公司签署了协议,接受三菱材料的谢罪并达成和解。
第六名:松下。松下(Panasonic),是日本的一个跨国性公司,在全世界设有230多家公司,员工总数超过290,493人。其中在中国有54,000多人。2001年全年的销售总额为610多亿美元,为世界制造业500强的第26名。Panasonic的中文为“松下”由日本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自1918年松下幸之助创业,发展品牌产品涉及家电、数码视听电子、办公产品、航空等诸多领域而享誉全球;该企业品牌跃入《世界品牌500强》排行榜。松下于2012年10月31日宣布2012财年(2012年4月~2013年3月)的合并最终损益(按照美国会计标准)预期从盈利500亿日元下调为亏损7650亿日元。
近日,任正非表示,日本企业现在发展状态非常差,像是松下公司一直没有从巨额亏损的阴影中走出来。它在中国的工厂,许多都是停工、减产状态。可反观中国国产电器品牌,格力、海尔却是越战越勇,根本不给松下这个老师傅一点颜面。